1、为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取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与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法律分析】:工伤医疗期最长不能超过二十四个月。医疗康复与工伤医疗期的期限是合并计算的,二者相加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即员工在治疗结束后接受医疗康复治疗,康复期最长不能超过十二个月。员工在经过康复治疗三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如果康复的效果不明显,则应结束医疗康复。
按规,若在职员工因病患或意外事故需要暂停工作进行治疗,将依据其工作年限与企业服务年限,享有三至二十四个月不等的医疗假期。工作年资越久者,工伤休假时间亦越长,最长可达二十四个月,但需具备二十年以上长期工作经历为先决条件。
若停工留薪期长达12个月或存在争议,则需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予以最终确认,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1)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
1、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工伤满足一定条件的,是可以提前退休的。其具体条件为: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我国现行法律未对工伤事故能否提前退休作出明确要求。根据法规,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50岁。若涉及待业于矿井、高空作业、高温环境或特殊繁重体力劳动等对健康有损的岗位的男性员工,其退休年龄可延至55岁,而女性则需达到45岁。
3、认定为工伤是否可以提前退休?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因公受伤,达到一至四级伤残的,将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逐月享受伤残津贴。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按照相关政策办理退休手续。
4、工伤不能直接申请提前退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因工伤致残者,可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伤残津贴,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按相关退休政策办理。国家对因病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提前退休有明确条件。男性需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